如何利用心理诱因构建粉丝影响力
2015-03-19 15:22:06   来源:中国杭州网-杭州时报综合   评论:0 点击:

  导师简介:

  刘倬伦老师----中国第一魅力领导塑造师

  罗博国际文化传媒公司 总裁

  《魅力发声》课程研发者 导师

  PDP国际认证教练

  中美商学院金牌顾问导师

  企业形象雕塑系统 创始人

  心理与商业占星师

  IHNMA国际催眠治疗师

  心理学硕士多年世界500强企业与知名咨询公司管理及培训经验,曾深入涉足心理学在培训与学习发展中的应用、专业演讲呈现与商务形象管理等领域,经过10余年深沉精炼出培训现场即出成果的授课风格,拥有自主版权的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心想事成”演讲循环圈课程,首创360°塑造领导魅力系统理论和实操技术。

  同时,师从国际顶级占星师研习古典与现代占星学,是ISAR国际认证职业占星师。行走于新媒体创业者,职业讲师,占星师的三重身份中,乐此不疲,期许协助更多人通过勇敢的自我发现,探索和训练,于微茫中见光,在清醒中行走,努力做一个“帮灵魂照镜子”的人。

  内文:

  《影响力》的作者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Robert Cialdini)曾花了三年的时间准备他的著作,他卧底从事各种工作,观察各种行为的影响力。研究那些使人们受到影响和顺从的言语和行为,并从中发展了他的影响力模型,他用“CLARCCS”描绘了如何使用6种一般性的“影响力诱因”去说服别人。这6种法则分别是“攀比、喜好、权威、互惠、承诺/一致性、稀缺”,而作为一个企业领袖、高管或者自由职业者如何让自己在行为上真正落实这些法则,让自己在不自然间就拥有更强大针对目标粉丝群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呢?

  如何利用

  在本文中,我们重点来谈一下,“喜好”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让别人喜欢的能力,让别人喜欢的背后逻辑是什么?实际上是“因为你喜欢我,所以你会照我说的做”,而究竟什么因素会让人产生“喜欢”的感觉呢?在社会心理学领域针对这一话题的诸多心理学实验,我们可以得出3个重要启示:

  启示一

  1961年,美国心理学家纽科姆(T.Newcomb)曾做过一个实验。这个实验的对象是公开征求招来的志愿住宿者,共十七人,都是大学生。进入宿舍以前,对他们关于经济、政治、审美、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他们的人格特征进行了测定,然后将对于上述问题的态度、价值观和人格特征相似和不相似的大学生混合安排在几个寝室,一起生活四个月。在这四个月中,定期测定他们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让大学生互相评价室内成员,喜欢谁,不喜欢谁。结果表明,在相处的初期,空间距离决定了人们之间的吸引力,到了后期,相互吸引发生了变化。彼此之间的态度和价值观越是相似的人则相互之间的吸引力越大。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在初次交往中不可能涉及到信念、价值观、态度等较深的层次,而此时年龄、社会地位、外貌、地域的相似性往往起主要作用。而随着交往的加深,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也进一步加深,这时信念、价值观和个性特征的作用就突出出来,甚至可能压倒其他一切因素。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说的就是这种现象

  “越相似,越喜欢”,而需要指出的是,这里面的相似性并不全是实际相似,而大部分情况下是“感知到的相似性”,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无论你进行公开场合的讲话或者是日常工作的管理中,你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构建你与听众,或者下属的感知相似性,你就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获得最初始的喜欢,并通过这一“喜欢”诱因而制造影响力。

  启示二

  人类因为视觉因素而造成的心理影响的比例高达70%以上,而人的天性本身中对于喜爱和谐美好的人或者事物,并对其加以积极性的肯定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也就是说,在我们大部分人的印象里“美即是好”。

  在社会心理学里,针对“美即是好”的刻板印象已经在两类文化中得到了探讨:一是个人主义文化(北美)、一是集体主义文化(亚洲)。美国、加拿大、韩国的男女受访者针对具有不同外表吸引力的照片进行评分。在这两种文化中,高外表吸引力的人,相比不那么有魅力的人来说,他们都被认为具有更多文化所强调的特质。比如更强调个人主义的美国,在面对高外表吸引力的人时就会更多评价其具有“坚强、勇敢、具有控制力”的特质等,而在更强调集体主义的韩国,则更多评价这样的人具有“敏感、城市、慷慨、富有同情心”等。

  也就说,当你的外表越符合你所在的环境对于“美”和“魅力”的期待时,你获得的喜欢也会越多,总而言之,由于外表魅力所构建的杀伤力对于企业的领导者而言是最需要留意和悉心建立的,需要指出的是,这个部分的魅力不仅包括静态的容貌、衣着,更包括动态呈现出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当然,究竟如何因地制宜的构建自己更富有吸引力的外表,关于这一大家都从心底默默关注的话题,我日后也会撰文再做深入分析。

  启示三

  为什么我们每天会在各种媒体看到那么多的广告和宣传?为什么我们会因为微信朋友圈的出现而感觉人际关系被拉近了?社会心理学家用曝光效应(the exposure effect or the mere exposure effect),又谓多看效应解释了这些现象。曝光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社会心理学又把这种效应叫做熟悉定律(familiarity principle)。对人际交往吸引力的研究发现,我们见到某个人的次数越多,就越觉得此人招人喜爱、令人愉快。

  心理学家扎荣茨(Zajonc)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一群人观看某校的毕业纪念册,并且肯定受试者不认识毕业纪念册里出现的任何一个人;看完毕业纪念册之后再请他们看一些人的相片,有些照片出现了二十几次,有的出现十几次,而有的则只出现了一两次。之后,请看照片的人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在毕业纪念册里出现次数愈高的人,被喜欢的程度也就愈高;他们更喜欢那些看过二十几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也就是说,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他把这个现象称为“单纯曝光效果”。本实验显现,只要一个人、事、物不断在自己的眼前出现,自己就愈有机会喜欢上这个人(或事、物)。

  人有许多自然的天性,比如趋利避苦、比如享受更舒适的生活、比如寻求伴侣,而获得社会认同实际上也是人在自然天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因为我们的性格和行为模式不同,有的人喜欢将自己更多的曝光在大众之下,而有的人则倾向于以保守的方式与大众保持距离,这本都是个人的选择,无可厚非,但作为企业领导者或者公司管理者,我们必须清楚地了解到,有些时候,岗位所赋予自己的使命就是通过你自己更多地曝光来制造喜好度和熟悉度,从而造成更大范围的影响力。

  当然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因为我们面向大众曝光,利用“喜好”的影响力诱因,开始展示自我魅力的时候,也就意味着高压力和被挑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被暴露最安全。人是一个充满了,矛盾,迷茫,脆弱和不安的集合体,而每当这个时候,实际上我们都需要能有专业的人士在你旁边协助你,给予你方法或者给你力量,《魅力发声》体验工作坊也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这是一个“粉丝经济”的时代,而粉丝经济的实质就是以消费者为主角,以情绪资本为核心,从而由消费者主导营销手段。因此无论你是企业领袖、高管或者是自由职业者,实际上你获得别人喜爱的能力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由“喜好”背后所产生的情绪影响力和经济价值实际上是不可估量的。

  详情请关注:

  公共帐号:罗博国际传媒

  新浪微博:@刘倬伦@罗博传媒

编辑推荐

相关热词搜索:诱因 影响力 粉丝

上一篇:从《失孤》的未映先热看腾讯视频的电影布局
下一篇:成都糖酒会 震撼登场的国喜酒科幻时尚之道

分享到: 收藏